演讲

英国财政大臣:“让我们共同打造中英关系的黄金十年”

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做了以下演讲。

Chancellor gives his speech.

谢谢各位莅临!谢谢黄主席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热情接待!能够来到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我感到万分荣幸!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中心——一个贸易和商业的十字路口。

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上,这座城市也发挥了核心作用。

20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时,就背着背包造访了这座城市。

那时的上海有1300万人口,当时的中国经济年产值是5000亿美元。

那时的外滩有如今天一样的西式建筑,但浦东新区的摩天大厦尚未崛起。

今天当我再次来到这座城市时,她的人口已经翻了一番,达到2600万,而中国经济产值则已翻了20倍。

这些数字并不抽象。

五亿中国人民已经脱离了他们的家庭曾经历过的贫困——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在解决世界贫困问题上取得的最大成就。

而上海更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在世界经济史上离我们更近的故事——从2008至2009年的经济大衰退中走出来的故事。

在那之后不久,我就重新访问了这座城市,当时我就任英国财政大臣只有数周之久。

我在上海世博园漫步,看到了英国的才智在其中所做的贡献——由天才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设计的标志性建筑——“种子圣殿”。

2010年,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为数不多的几个亮点之一,而英国则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当时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经济总产值随后的短短4年中又扩大了4万亿美元。

全球经济就像一架受伤的飞机,仅用一个引擎勉强飞行着,这个引擎就是中国。

世界需要中国。

过去5年中发生了一些改变。英国已经恢复了元气。

我们有一个清晰的方案——过去两年中,这让我们在主要的发达经济体中拥有最快的增长速度,并为全球经济免于破产并不断向前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我想传达的信息是一样的:这个世界仍然需要中国的帮助。

我们需要中国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这是为什么我作为英国财政大臣要一次次地访问中国。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我来访,带来了英国的商业领袖、英国重要文化机构的负责人、英国北部城市的市政代表,以及在我访问中国的经历中 带来过的最庞大的部长级外交代表团。

我不仅仅去了北京和中国政府一起参加了正式的英中经济财金对话,也不仅仅来到上海来造访这个金融中心,我还会去成都,甚至会去位于中国遥远西部的乌鲁木齐。听说我是第一位这么做的英国大臣。

因为我希望英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扩展到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的每一个 角落。

在我这周的万里访华行程中,我将走过4个省。我可以选择在中国的任何地方把这个讯息传递给英国和中国的人民。

但我还是非常坚定地选择了这里,选择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选择了这个在今年夏天金融市场波动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地方,宣布以下信息:

无论那些大标题多么耸人听闻,无论面前的挑战有多么大,我们都不应从中国逃跑。

我要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

无论起伏兴衰,我们都将同舟共济。

让我们携手实现经济增长。

让我们携手使英国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合作伙伴。

让我们携手共同打造黄金十年。

英国与中国携手共进。

最近,有些比较明显的经济起伏。

关于近期的金融市场起伏到底对英国,对中国,以及对世界经济意味着什么,也有了很多讨论。

而对于我来说,这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起因何在?有何可为?

首先,起因何在?

没有人能够轻易避免金融波动。

几个星期以来,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一样,已经在经济紧张中采取了若干措施。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市场自由化,而且他们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支持。

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女士本月初所说——中国向市场化经济过渡,以及消化近年来所积累的一些风险的过程会比较复杂,出现“颠簸”不可避免。我同意她的分析。

上证综合指数相较上一年还是高的,中国有一个高度多样化的金融体系,而股票市场只能代表家庭总资产的一小部分。

当然,我们仍然要对短期的起伏保持警惕。

正是由于世界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英国更注重强化自身的金融体系和公共财政制度。

有一些人会问,中国更长期的前景是怎样的?同样我持谨慎乐观态度。

当然,中国正在处于转型中,从一个由投资驱动的经济体,转变为由消费驱动的经济体。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领导层称之为“新常态”。这将是一次巨大的、结构型的转变。

会有颠簸,会有挑战。

这不可避免地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会低于上一个十年的两位数水平。

但是,如果中国继续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那样保持增长,就意味着在短短5年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会从今年11万亿美元的水平增长至16万亿美元的水平。

这意味着将出现一个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来说比德国或日本更大的经济体。

因此,很清楚的一点是:即使中国正在进行转型,她巨大的体量和经济潜力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内她都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动力来源。

现在来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虽然中国正在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但中国仍然会对我们的经济未来做出巨大贡献。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有何可为?

我的答案是:让我们支持和鼓励中国在经济改革的路上继续走下去,并且不要回头。

我们要看到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制订的愿景成为现实。

消费将推动增长。

财政管理将被给予关注。

社会认知会得到提升。

金融市场进入稳定的自由化阶段。

逐渐开放资本管制——以及人民币的日趋国际化。

这就是中国所在走的正确之路——而英国希望在这一路上成为你们的伙伴。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英国企业可以为中国提供他们所需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我希望看到更多的英国电影公司、娱乐公司和电视公司向中国出口像《唐顿庄园》、《福尔摩斯》和《007》一样的更多影视作品,与中国制作公司有更多的合作。

我希望能够看到专业的服务公司如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和安永为每天在中国成立的上万家新公司提供专业服务。我希望看到汇丰、渣打等银行为中国的金融业提供服务。

中国也正在寻求私营企业的力量以帮助建设新兴城市和新的机场,我希望像奥雅纳、DWA建筑设计公司和莫特麦克唐纳这样的英国公司把他们和英国政府在类似项目上的合作经验搬到中国来。

在过去5年中,我们向中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几乎翻了一番,而中国也已经成为英国的第六大出口市场。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目前和中国的贸易份额水平,那么到2020年,英国的出口额就将超过300亿英镑。如果中国的调整过程步伐加大,那么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也会更大。

我同时希望英国能够继续成为中国游客的首选地——中国人递交的英国签证申请每年以11%的幅度增长,但我希望这一涨势更加迅猛。

我希望中国游客在英国受到热烈欢迎,不仅仅是在伦敦,而是在整个英国。

这对英国来说都是好事。

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到我们的大学中就读对于英国也是十分有益的。现在英国大学中就读的中国学生的人数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留学生。

日益增加的出口额、蓬勃的旅游业,以及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到英国就读,都将为英国创造就业,提高生产力。这也是为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长期经济计划中的重要部分。

英国和中国都意识到再平衡我们两国经济的重要性。

这是我们可以在这条路上 展开合作的另外一种方式。

对于英国来说,再平衡首先意味着要加强英格兰北部的经济,我们为此制订了“北方动力”发展计划。

这也是为什么我带来了一个由企业家和市政代表组成的代表团。

对于中国来说,再平衡意味着将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付诸实践,这一计划旨在推动连接欧洲和东方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

这也是为什么明天——正如我所说——我将成为英国政府第一位访问中国西部的新疆的部长。

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将为欧亚企业带来巨大商机,而新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会带来巨大的地区投资。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主要西方国家。英国致力于推动亚投行的成功。

我也相信中国应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多边机构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由于人民币在全球性货币中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并且也达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现行标准,我期待看到它能和英镑一样, 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我们还有第三条可以共行的路。

英国拥有全球的金融中心,可以在中国的重大金融改革方面给予帮助。

中英两国在世界金融史上曾有两项最重要的发明。

中国人首先创立了纸币体系,从而使经济活动从易物贸易向市场贸易转变。

而英国人发明了股份制银行,使存款可以转变为贷款。

过去我们在金融创新上一直引领世界。让我们在未来通过金融合作继续引领世界。

有些人看到近期中国市场的起伏,开始质疑我们是否应该维系我们在过去5年中所打造的市场纽带。

而我对此持不同观点。我要捍卫我们两个金融体系之间已经存在的纽带,并在未来五年中建立更多。

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拥有足够深度、多样化和稳定的市场。坚定的合作会让我们的经济变得更好。

因为只要中国经济继续增长,对于资本市场的需要就只会增长。

我希望伦敦金融城能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筹资的全球合作伙伴。

正是因为英中两国政府在近期的财金对话上所做的努力,我们的合作已日益密切。

正是由于我们双方的努力,英国现在成为人民币贸易在西方的最大中心。

我们是第一个和中国就货币互换额度达成一致七国集团国家。

我们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外发行人民币主权债的国家。

去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第一家在英国设立分支的中国大陆银行。

本周,我们在成为人民币海外枢纽的方向上更进一步——英格兰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同意延长并扩大人民币和英镑互换额度。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伦敦发行短期中央银行人民币债券,这也是此类债券第一次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发行。

我们也欢迎其他新型债券的发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宣布的即将发行的人民币绿债。

但我还想更进一步。

把我们两国市场联接在一起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著的——这将使中国公司能够更便利地获得国际资本、为中国和国际投资者带来无可匹敌的投资机会、提高了英中两国市场的稳定性以及对资源的更有效的分配——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基础。

因此,我希望伦敦和上海的股票市场建立正式的联系,这样英国公司可以从中国投资者手中募得资金,而中国公司也可以在伦敦上市。

本周我们已经和中国政府一起宣布,将针对英中股票市场互联互通计划开始可行性研究,而这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也足以使人们明白我们可以做到什么。

互联互通计划意味着:

更多的就业。更多的投资。以及随之而来的我们两国人民的更高的生活水准。

对于英中两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双赢计划。

作为英国财政大臣,我今天在这座证券交易所里与大家谈论的是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

但我也是一个坚信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英镑和人民币衡量的人——生命中总是有一些东西比金钱更宝贵。

英中两国拥有比其他任何国家更强大的足以改变世界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的哲学家、科学家、作家都深深地影响着世界,这种影响不分国界。

当中国人被问到他们最希望访问哪个国家时,英国经常成为首选答案。

在英国,有许多人渴望学习和理解了不起的中国文明。

在唐宁街我的家中,我12岁的女儿每天都要完成中文作业。

我们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我们是一个多党民主国家。

所以,我们当然会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看法。

但是,让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让我们加强我们的联系——对彼此多一份理解。

戏剧、绘画、文学和艺术是一个社会向其他人表达和阐述自己的最好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我把我们文化机构的领袖们也带到中国来——从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皇家莎士比亚环球公司到泰特美术馆。莎士比亚的名剧将用普通话上演,大卫•霍克尼的作品也能在中国的画廊中展出,而大英博物馆最伟大的当代展览也能来到中国观众家门口了。

在“100件改变世界的物品”展览中,来自中国的艺术品的数量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

下个月,我们将迎来十年来第一次中国国家主席的国事访问。

当女王和首相迎接习主席及夫人造访英国时,我相信本周对话的成功将为它打下基础,而两国关系将更进一大步。

正如我今天所说,我相信我们两国在发展中会是完美的伙伴。

英国可以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

当然,前行的道路还会有起伏,但携手共进我们相信可以在接下来的数年中打造英中关系黄金时代。

发布 22 September 2015